BWIN必赢智慧

免费注册BWIN必赢智慧新药情报库

助力药物研发决策,实时跟踪竞争对手

免费使用
当前位置: BWIN必赢智慧 > 关于BWIN必赢智慧 > 最新动态

PIONEER 11研究亚组分析:司美格鲁肽片剂单药治疗在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的中国T2DM患者中展现出良好疗效与安全性

新药情报编辑 | 2025-03-29 |

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组织、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不仅以其卓越的降糖效果而闻名,还对体重减轻有显著作用,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具有心血管和肾脏的保护效应。最新的中外糖尿病指南一致建议将其作为2型糖尿病(T2DM治疗的首选药物。

司美格鲁肽片是首个成功开发的口服GLP-1RA,已在美国、欧盟及中国等国家获批上市,用于T2DM患者的治疗。PIONEER 11研究,是一项针对以中国人群为主的多国多中心、随机双盲试验,也是司美格鲁肽片在中国注册的临床研究之一。此项研究的中国亚组分析结果已正式发表,重点评估司美格鲁肽片(3 mg、7 mg14 mg)在治疗26周后对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的中国T2DM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刊特别邀请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张瀶曦博士对该研究进行解读。

随着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断上升,尤其是肥胖超重人群,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显著增加。合理的T2DM治疗策略应该综合血糖、血压、血脂和体重等多方面的控制。GLP-1RA类药物在降糖和减重方面效果显著,同时还具备部分心血管和肾脏的保护效果。根据2025版《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疗标准》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对于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或者具有高风险的T2DM患者,建议优先使用具有心血管保护效应的GLP-1RA。即便未合并心血管高风险的患者,但伴随超重或肥胖,同样推荐使用GLP-1RA以实现体重管理目标。以往的GLP-1RA药物大多为多肽注射剂型,由于多肽容易被蛋白酶分解,不断难以开发为口服形式。而司美格鲁肽片利用“SNAC吸收促进剂技术,成为第一个成功制备的口服GLP-1RA药物。

PIONEER系列研究是针对司美格鲁肽片的全球多中心期试验,其中以中国患者为主体的PIONEER 11试验,进一步按照临床研究方案对中国人群进行了亚组分析。该研究对在饮食和锻炼后血糖仍未达标的中国T2DM患者,评估了司美格鲁肽片(3 mg、7 mg、14 m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研究实施过程中,PIONEER 11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出4个平行组,涉及多国多中心参与。研究由4周导入期、26周治疗期和5周的安全随访构成。中国亚组人群设计占总参与例数的75%。在国内,研究在40个中心展开,共招募390T2DM患者。主要受试者条件包括:年龄在18岁及以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7.0%10.0%之间,以及在随机分组时的HbA1c7.0%9.5%范围内。排除标准则要求不能在筛选前60天内接受任何糖尿病或肥胖治疗药物,与此相关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应不低于60 ml/min/1.73m²。受试者随机分组接受司美格鲁肽片剂3 mg、7 mg、14 mg或安慰剂,每日一次,共26周。

研究结果表明,在390名中国T2DM患者中,男性人群占68.2%,各组在人口学和临床特征上分布均衡,平均年龄约为51岁,糖尿病病程约1.8年。研究发现,接受26周治疗的患者中,司美格鲁肽片3 mg、7 mg14 mg组相较基线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显著优于安慰剂组。此外,在体重控制方面,7 mg14 mg组的成果显著好于安慰剂组。

在安全性分析上,司美格鲁肽片展现出良好的耐受性,与安慰剂组类似。常见的胃肠不适反应多为轻微且暂时的。这项研究表明,司美格鲁肽片在中国T2DM患者中的应用,不仅在血糖控制方面卓有成效,还在体重管理上给予了有效的选择,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该研究支持了司美格鲁肽片在中国T2DM临床治疗中的推广应用。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给予信息研讨,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组织。

申请试用

热门关键词: 药物临床进展药品数据库药物查询医药行业报告新药靶点新药管线医药洞察新药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