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组织、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3月25日,恒瑞医药宣布已与默沙东(MSD)达成一项重要合作协议,内容涉及该公司研发的脂蛋白(a)[Lp(a)]口服小分子项目HRS-5346的独家许可协议,总金额高达19.7亿美元。此前2024年10月,阿斯利康(AstraZeneca)也与石药集团签署了一项价值20.2亿美元的协议,计划有助于临床前小分子Lp(a)抑制剂YS2302018的研发。这一系列合作的进展加剧了业界对Lp(a)靶点的重视。
近期的研究表明,高Lp(a)水平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针对Lp(a)的降脂疗法日益成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亮点。据公开资料显示,现在全球有近十款以Lp(a)为靶点的创新疗法正在持续召开临床研究,多款产品已进入3期临床阶段,预计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可见成果。这些药物以siRNA和ASO等寡核苷酸疗法为主,同时涵盖了小分子药物和基因编辑疗法,其中多个疗法在早期临床研究中已展现出显著的长效降脂潜力。
在众多针对Lp(a)的疗法中,寡核苷酸技术占据了重要地位。这类疗法因其持久效果,为患者的血脂管理给予了便利。礼来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开发的lepodisiran是一种GalNAc偶联小干扰RNA(siRNA)药物,顺利获得靶向LPA基因,降低肝脏中载脂蛋白(a)[apo(a)]的生成,从而减少Lp(a)水平。据2023年美国心脏协会科学会议的数据显示,该药物单次给药即可显著降低受试者的血清Lp(a)水平,并持续至337天,最大下降幅度可达97%。现在,lepodisiran在多个国家,包括中国,正在进行3期临床试验,目标评估其对成人中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此外,安进(Amgen)的olpasiran同样是siRNA疗法的一员,顺利获得促进载脂蛋白(a) mRNA的降解来阻断Lp(a)的生成。今年3月,《JAMA Cardiology》期刊简要报告了olpasiran的2期临床试验OCEAN(a)-DOSE的持续结果,治疗效果显现持久,直到第48周,Lp(a)水平仍保持降低状态,3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预计2026年末可得初步结果。该疗法被行业媒体Evaluate评选为2025年可能的十大全球研发项目之一。
由诺华(Novartis)和Ionis Pharmaceuticals公司联合研制的ASO疗法pelacarsen亦已进入全球范围内(包括中国)的3期临床实验,该试验预计2025年5月完成,研究对象为8000余名Lp(a)水平偏高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先前的2b期临床研究中,pelacarsen在大剂量给药时,98%的患者Lp(a)水平达到指南建议的目标。
其他几款寡核苷酸疗法也相继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例如,Silence Therapeutics开发的zerlasiran在2期试验中展示了优异效果,赫吉亚生物研发的Kylo-11和靖因药业的SRSD216均显示出降低Lp(a)水平显著且持久的效果。
除寡核苷酸疗法外,小分子药物、基因编辑疗法等新兴领域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礼来的muvalaplin作为一款每日口服的小分子抑制剂,顺利获得阻断载脂蛋白(a)与载脂蛋白B的相互作用来抑制Lp(a)形成,在2期临床显示出明显疗效。恒瑞医药的HRS-5346同样是一种在研的小分子抑制剂,现在在中国处于2期临床试验阶段,适应证为高脂蛋白(a)血症。
CRISPR Therapeutics正在研发的CTX320是一种基于CRISPR的基因编辑疗法,初步研究表明该疗法能有效降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血浆Lp(a)水平,现在已在澳大利亚启动1期临床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是全球最主要的致残和致死原因之一。尽管在过去多年中,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新的有效治疗策略,但仍有数百万患者承受着疾病的侵扰。希望这些正在开发的新疗法能够在后续研究中进展顺利,并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和治疗选择。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给予信息研讨,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