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组织、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最近,一项发表在国际期刊《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研究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科研组织的科学家们首次揭示,神经性炎症可能在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的大脑中引发基因突变,从而潜在地有助于该病的进展。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影响全球约300万人、澳大利亚约3.3万人健康的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虽然现有的治疗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疾病的症状,但对于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来说,疾病依然会进展,并且尚无有效的解决办法。本次研究揭示了一个关键点,即神经性炎症可能导致疾病相关突变增加,这为理解该疾病的机制给予了新的洞见。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着重分析了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大脑中的病变区域,这些区域在核磁共振成像(MRI)中表现为斑点,代表着过去或当前炎症的发生。研究表明,这些病变区域的神经元突变频率是正常神经元的2.5倍。具体来说,未患多发性硬化症的个体每年积累17.7个突变,而MS患者的病变区域每年则积累43.9个突变。这说明到了70岁时,多发性硬化症病变区域的突变数量可比正常区域多出1300个。
Rubio教授指出,这一研究关注的体细胞突变是随着衰老自然发生的,并非遗传所得。然而,这些突变的积累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可能会加速神经元的退化和死亡。研究者们还注意到,MS患者病变区域中观察到的突变类型,与正常衰老过程中出现的有所不同,这似乎暗示着一种独特的分子机制可能在有助于这些突变的发生。
研究的另一位主要参与者Motyer强调,这一发现对后续研究和治疗策略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顺利获得对神经元死亡相关的分子破坏深入分析,科学家可能找到新的方法延长神经元的寿命,从而减缓疾病的进展。
总体来看,这项研究不仅为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病机制给予了新的解释,也为未来开发针对该疾病的新疗法铺平了道路。研究成果提示,在治疗MS时,关注和控制神经性炎症可能成为疗法创新的重要方向。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给予信息研讨,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