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组织、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于3月6日发布公告,复星医药旗下的复星万邦申报的1类新药丁二酸复瑞替尼胶囊的上市申请已经取得受理。公开资料显示,丁二酸复瑞替尼(SAF-189s,foritinib)是复星医药开发的一种创新型小分子化学药物,被视为新一代高效、具有中枢神经系统(CNS)渗透性的ALK/ROS1抑制剂,其具备突出的血脑屏障透过能力。
在2024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期间,复瑞替尼用于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3期REMARK研究中期分析结果以最新突破性摘要的形式对外公布。研究指出,对于那些基线时已有脑转移的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使用复瑞替尼的颅内客观缓解率(ORR)达到了100%,相较于对照药仅50%的颅内ORR,表现出明显优势。
据统计,约80%至85%的肺癌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而在中国的NSCLC患者中,大约5.6%存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突变。尽管当前的研究已说明二代或三代ALK抑制剂在治疗中的效果,ALK阳性患者已开始借此进入“慢病化”管理模式。然而,耐药性、疾病的复发、中枢神经系统的进展以及安全性问题,仍是临床面临的挑战。
REMARK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的3期临床试验,纳入了初始未接受过治疗的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试验中,根据患者的基线ECOG评分(0/1对比2)以及是否有CNS转移进行分层,并按1:1比例随机分为复瑞替尼治疗组(160mg,每日一次)和对照药治疗组(250mg,每日两次)。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由独立评审委员会(IRC)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根据复星医药先前公布的数据,从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研究共招募了275名患者,分别为139名接受复瑞替尼治疗及136名接受对照药治疗。截至2024年3月,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16.7个月。数据显示,复瑞替尼治疗组相比对照组在无进展生存期上显示出显著提升,对照组的中位PFS为13.93个月,而复瑞替尼组尚未达到这一时间点。
此外,复瑞替尼显著降低了CNS进展的风险,对照组中位CNS-TTP为19.32个月,而复瑞替尼组同样未达到。此外,复瑞替尼在改善总生存期(OS)方面也表现出持续的趋势。
此次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客观应答率(ORR)方面,复瑞替尼治疗组达到92.8%,较对照组提升了12%(P=0.0035)。特别是对于基线脑转移的患者,复瑞替尼组的颅内ORR达100%,相较于对照组的50%有显著提高。
在安全性方面,复瑞替尼组中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的发生率为37.7%,而对照组为55.6%。复瑞替尼的常见3/4级TRAEs包括高血糖、高血压和QT间期延长。未发现与复瑞替尼相关的间质性肺病或视力下降问题,各治疗组均未报告致死性的TRAEs。
研究人员认为这项研究结果显示,复瑞替尼在整体疗效上良好,相较于对照组可显著改善PFS,并降低CNS进展风险,其安全性在可控范围内,未出现新的安全信号。复瑞替尼有望突破ALK阳性NSCLC治疗中的临床难题,为患者给予新的治疗选择。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给予信息研讨,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