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组织、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期,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与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发布了一份关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管理的最新指南。此次指南已在《循环》(Circulation)杂志上全文刊登。
新发布的指南中强调了对于所有ACS患者实施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那些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指南建议优先使用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而不是氯吡格雷。在一些计划需要进行有创治疗且冠脉造影时间超过24小时的非ST段抬高型ACS(NSTE-ACS)患者中,使用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以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可能性也被列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对于出血风险不高的ACS患者,指南建议在至少12个月内采取阿司匹林和P2Y12抑制剂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策略。同时,对于出血风险增加的PCI术后ACS患者,指南建议在进行一个月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可转为单一抗血小板治疗,以减少相关风险。
在降脂治疗方面,新指南建议所有ACS患者都应接受高强度他汀治疗,并可以选择联合使用依折麦布。对于那些在接受最大耐受剂量他汀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仍然高于目标值的患者,依折麦布、伊洛尤单抗等非他汀类药物可能作为良好的选择。
同时,针对NSTE-ACS患者,该指南提出了基于缺血事件风险评估的不同治疗策略。对于那些风险较高的患者,建议在住院期间进行有创治疗,以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而风险较低的患者,则可采取常规或择期有创策略。
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或多支血管病变的NSTE-ACS患者中,指南建议进行全面血运重建策略。对于某些不需要进行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把不同阶段的介入治疗统一进行可能会更为有效。
新指南中还包括关于微轴流动泵用于某些心原性休克患者的合理性使用建议,指出这种设备在特定情况下有助于降低死亡率,但需要警惕其潜在的并发症。
对于那些合并贫血但无活动性出血的ACS患者,指南建议顺利获得输注红细胞来维持适当的血红蛋白水平。此外,出院后指南强调了二级预防治疗的重要性,并建议患者参与心脏康复计划以进一步改善预后。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给予信息研讨,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