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组织、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CDR)近期发布了一项最新通知,拟将四种药品转化为非处方药。这些药品包括常用的祛痰药盐酸氨溴索滴剂、用于缓解咽炎症状的中成药咽炎含片、适用于儿童感冒发烧的小儿感冒宁颗粒,以及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中成药蒲公英颗粒。随着越来越多的处方药顺利转化为非处方药,国内的非处方药市场呈现出稳定的增长态势。
自今年年初以来,CDR至少发布了四份相关公告,涉及到六个品种的药品转换,其中中成药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从非处方药类别来看,甲类药品是其中的主力军,共有五个药品入选。从治疗用途来看,这些药物主要涉及五官科、呼吸系统、儿科、妇科以及消化系统等领域。
盐酸氨溴索被广泛应用于改善痰液分泌异常和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该药品种类丰富,有注射剂、颗粒剂、滴剂和胶囊剂等多种形式,其中盐酸氨溴索滴剂首次获批上市是在2021年,并于2022年进入医保目录后,迅速提高了市场占有率。2023和2024年上半年,其在中国主要市场的销售额分别增长了105.36%和57.73%,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咽炎含片是一种由金银花、野菊花等多种中药材制成的药片,主要用于急慢性咽炎的治疗,具有清热解毒和消炎止痛的功效。根据数据统计,2023年该药在中国主要市场的销售额超过1400万元,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3.81%,其中九成以上的销量来自城市实体药店。
小儿感冒宁颗粒主要用于缓解儿童感冒发烧症状,例如发热、鼻塞流涕和咳嗽咽痛等。2024年上半年,该药品在国内主要市场的销售额超过330万元,同比增长幅度为7.35%,其中华润三九公司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
蒲公英颗粒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广泛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扁桃体炎等症状。2019年至2023年间,该药品在国内市场的年销售额始终保持在5000万元以上,显示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非处方药在中国的销售额持续增长。2023年,首次突破了2300亿元的大关,同比增长8.36%;2024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预计全年销售额将再创新高。在销售渠道方面,城市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已成为主要的销售终端,合计占比超过60%。特别是网上药店,其销售额在最近几年中呈现出两位数的增长。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给予信息研讨,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