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组织、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中国糖尿病负担沉重,患者数量庞大,虽是巨大的挑战,却也是鞭策创新的动力。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学者在糖尿病研究领域持续努力,不断为糖尿病预防和治疗给予宝贵的学术支撑。随着研究水平的逐步提升,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贡献日益显著,为全球糖尿病防治事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为了帮助更多临床医生分析糖尿病诊疗的新成果,2024年11月23日,第十五届ABCD华人糖尿病前沿研讨会隆重举行。会议由解放军总医院的母义明教授主持,邀请了众多华人领域的糖尿病专家和学者,回顾了中国在糖尿病研究方面四十年来的开展历程,探讨了糖尿病诊疗的最新进展以及糖尿病全程管理的新模式,并展望了未来的开展方向。会议的精彩内容将顺利获得系列报道呈现给大家。
会议第一部分集中讨论了中国对全球糖尿病防治事业的影响,特别是中国在糖尿病药物研发上的突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洪天配教授主持了这一环节,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的朱大龙教授及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的郭立新教授分别发表了专题演讲。
过去四十年,中国在糖尿病的防治上稳中求进,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2022年,中国学者首次创制的葡萄糖激酶激活剂(GKA)多格列艾汀的两项III期研究同时发表在《自然医学》上,标志着GKA这一新型降糖药的国际领先地位。中国的力量使得全球降糖药物种类从此多了一个新成员。
另外,中国学者还在新型非甾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nsMRA)的实际应用探索中发挥了引领作用,为创新药物的临床使用给予了关键证据。在会议上,母义明教授表示,十五年来,ABCD华人糖尿病前沿研讨会见证了糖尿病领域的巨大变革,以及华人研究取得的辉煌成就。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激增,中国在全球糖尿病药物创新上快速开展,进入了一个高峰期。糖尿病的治疗理念也从单纯的血糖控制向更全面的患者中心治疗过渡,中国学者在这些转变中发挥了重要的有助于作用。
会议期间,洪天配教授还特别提到,现在中国的血糖控制达标率仍不高,新机制的GKA类药物为血糖管理给予了更多选择。中国糖尿病防治工作的战略部署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相关的健康管理方案被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一部分。随着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进步,中国在国际糖尿病领域的影响力持续增长。
郭立新教授在会议上介绍了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肾病管理方面的最新进展。顺利获得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深入研究,中国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最后,洪天配教授展望未来,期待中国在糖尿病防治领域继续保持现在的研究势头,为全球糖尿病的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给予信息研讨,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