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组织、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11月1日,甘肃省进行了第六批省级药品集中采购的公告发布,此次采购共有96种药品被纳入,包括78种化学药和18种中成药。相较于首次公告中的331个品种,此次采购的药品种类减少了200多个,可见数量大幅缩减。
根据甘肃省药品集中采购网给予的信息,此次采购最突出的治疗领域是呼吸系统药物,共有18种药品参与其中,占所有采购药物的17.8%。紧随其后的是消化系统与代谢类药物以及心血管系统药物。在剂型方面,注射剂型的药物种类最为丰富,占比达到47.5%,其次是口服常释剂,占比为17.8%。
此次集采目录中仍保留了一些市场表现优异的药物,例如在抗凝血领域表现突出的肝素钠和肝素钙。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这些药物在全国医院的销售额分别超过65亿元和33亿元。此外,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吡格列酮二甲双胍也备受关注,其全国院内销售额在2023年突破10亿元。杭州中美华东制药以86.43%的市场份额稳居院内销售榜首。此外,维生素C、碳酸钙D3、奥司他韦及沙美特罗替卡松等药品也在市场上有着良好的口碑。
然而,随着集采政策的深入实施,这些业绩突出的品种也面临着严峻的市场挑战。甘肃省的集采政策几乎成为全国最低价的标杆,部分企业因此面临市场空间被压缩的困境。同时,市场格局也在因为集采结果而悄然改变。从长远来看,如果没有得当的市场策略和政策支持,甘肃省的医药市场或将经历一场洗牌,可能形成少数大型企业主导的局面。
第六批集采方案的实施,不仅对医院内畅销药品目录造成了影响,也正在重塑医药市场的竞争态势。对于销售人员来说,及时调整策略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已是势在必行。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给予信息研讨,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