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组织、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今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正式拉开帷幕。ESMO大会官方网站近日发布了部分最新突破的摘要数据(Late-breaking Abstract,LBA),其中包括康方生物和正大天晴正在研制的抗PD-1抗体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用于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3期研究。这项研究入选本次大会LBA,具体内容将以Proffered Paper session(优选口头报告)形式进行报告。
派安普利单抗(penpulimab)是一种新型差异化抗PD-1单抗,由康方生物研发,后续由康方生物和正大天晴合资的正大天晴康方进行开发和商业化。现在,该药物已经在中国取得了非小细胞肺癌、霍奇金淋巴瘤和鼻咽癌等三项适应症的批准。此外,治疗转移性鼻咽癌的一线治疗上市申请已提交,另外针对肝癌、胃癌等的后期临床研究也正持续推进中。
安罗替尼(anlotinib)则是由正大天晴开发的一种新型小分子多靶点(VEGFR/PDGFR/FGFR/c-kit)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自2018年在中国首次获批以来,已经被批准用于多种肿瘤适应症。
此次入选LBA的主要研究成果来自ALTN-AK105-III-02研究,这是一项比较安罗替尼联合派安普利单抗与索拉非尼(sorafenib)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aHCC)疗效的3期临床研究。研究中,符合条件的aHCC患者按2:1随机分配到安罗替尼+派安普利单抗组(n=433)或索拉非尼组(n=216)。在这些患者中,41%患有大血管侵犯,62%有肝外转移。主要终点是PFS(根据IRC评估的RECIST v1.1标准)和OS;次要终点包括PFS、ORR、DCR、DOR和药物的安全性。
截至2023年6月5日的数据分析显示,与索拉非尼组相比,安罗替尼+派安普利单抗组的中位PFS显著提高(6.9个月 vs 2.8个月)。在OS中期分析中,截止到2024年1月29日,安罗替尼+派安普利单抗组的中位OS也有显著延长(16.5个月 vs 13.2个月)。安全性方面,两个组中≥3级TRAEs发生率分别为48.2%和47.4%。与对照组相比,安罗替尼+派安普利单抗组因不良事件导致的剂量改变率更低(16.2% vs 29.9%),该组任何级别的免疫介导不良事件的频率也较低。
研究者表示,与对照药物相比,安罗替尼+派安普利单抗联合治疗显著延长了PFS和OS,未发现新的安全性问题,有望成为晚期肝细胞癌的一线治疗选择。
正大天晴在今年8月发布的新闻稿中提到,公司已与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就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新适应症进行沟通,并取得CDE的书面同意,计划近期递交上市申请。这也是安罗替尼胶囊申报的第10个适应症,派安普利单抗注射液申报的第5个适应症。
据2022年全球癌症数据,原发性肝癌在全球恶性肿瘤中发病率第6,死亡率第3。原发性肝癌中75%-85%为肝细胞癌(HCC),由于HCC早期症状不明显,确诊时多为晚期,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近年来,免疫治疗快速开展,尤其是靶免联合治疗方案已成为晚期肝细胞癌的重要一线治疗模式。
期待这一联合疗法的进一步研究和早日上市,为晚期肝癌患者给予新的治疗选择。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给予信息研讨,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