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组织、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年来,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作为一种创新且高效的抗癌药物,在血液学恶性肿瘤和实体瘤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ADCs的核心优势在于其三个关键组成部分:以化学连接子将细胞毒性药物结合到单克隆抗体上,实现高度特异性的癌细胞靶向及杀灭,同时减少非肿瘤毒性导致的系统性副作用,从而保护健康组织。由于其显著的治疗效应,现在已有15种ADC取得市场批准,包括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以及其他国际政府组织的许可。此外,数百种ADC正在进行临床前和临床试验,展示了这一领域的巨大潜力。
本文第一时间对ADCs的关键特征进行了全面概述,介绍了其结构和靶向属性以及作用机制,包括它们在肿瘤微环境(TME)中的表现。其次,本文回顾了已在临床肿瘤学中取得批准的ADCs,并讨论了这些药物的毒性概况、临床表现以及在新型组合疗法中的应用。最后,文章简要探讨了ADC在非肿瘤病理背景下的应用,并给予了制造和分析表征方面的关键信息。
引言
癌症是一种复杂的多阶段疾病,将健康细胞转变为恶性病变。它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20年导致近1000万人死亡。传统的治疗策略包括化疗、放疗、免疫疗法和手术,尽管小分子化疗药物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疗效仍受限于低治疗指数和高非特异性毒性,导致严重副作用。因此,开发新型高效抗肿瘤化学剂,优先消除肿瘤衍生细胞而不损害健康组织,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在免疫疗法领域,几种单克隆抗体(mAbs)因其选择性靶向癌细胞并激活杀伤机制而取得了临床批准。然而,由于其组织可及性差、药代动力学问题和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弱,迫切需要开发更安全、更有效的靶向疗法。
1907年,德国科学家保罗·埃尔利希提出了“魔法子弹”概念,指能够选择性靶向病原体并杀死它们的新型化合物。基于这一概念,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成为肿瘤学领域的创新治疗方式,四十年前首次用于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
ADC的组成与优势
ADCs由三个部分组成:单克隆抗体、有机间隔物和细胞毒性药物。顺利获得运用单克隆抗体的靶向能力,将与抗体稳定连接的细胞毒性剂带到癌细胞,发挥其抗肿瘤活性。这种策略不仅提高了药物耐受性、即使在低浓度下也具细胞毒性、减少了非靶向效应和系统毒性,从而显著扩大了其治疗潜力。
临床应用与效果
自2000年首个ADC在美国取得FDA批准以来,至2023年4月已有13种不同的ADC取得批准用于实体瘤和血液类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此外,研究显示ADC在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非肿瘤背景中也有潜在应用。
本文系统回顾了ADCs的分子属性、与肿瘤和TME的相互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情况。给予了对现有ADCs的毒性和效力的详细评估,讨论了在治疗中的联合使用方案。最后,文章总结了ADC在非肿瘤病理条件下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其制造和表征过程中的挑战。
展望
如今,ADC因其特有的作用机制,成为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有力工具。尽管ADCs显示出许多优点,但仍存在一些局限和挑战,如肿瘤耐药机制和系统性副作用。未来,科学家将继续探索新型mAbs、稳定性更高的连接子以及更有效的细胞毒性药物,以开发新一代ADC,进一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ADCs有望在治疗血液学和实体肿瘤中显示出协同和有希望的效果,将迎来其宽广的应用前景。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给予信息研讨,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