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组织、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8月12日,健康元申报的1类新药「TG-1000胶囊」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受理。此药为抗流感创新药物,是一种新型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抑制剂,专门用于治疗12周岁及以上无并发症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急性感染患者。
TG-1000最初由太景医药研发(北京)有限公司和太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2023年3月,健康元取得该药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开发、制造及商业化授权。
TG-1000是一种前体药物,顺利获得酯酶水解为活性成分TG-0527,从而有效抑制流感病毒聚合酶酸性蛋白核酸内切酶并阻止病毒RNA合成。早期研究显示,TG-1000起效迅速、作用时间长、耐受性佳,且口服不受食物影响,对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均有效。
2023年9月,TG-1000针对12周岁及以上无并发症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启动。初步数据显示,TG-1000组所有流感症状缓解的中位时间为60.9小时,相较于安慰剂组的87.9小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001)。在安全性方面,试验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TG-1000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近。
此外,TG-1000仅需一次口服即可有效阻断病毒复制和传播,不受48小时内服药黄金期限制,临床使用便捷。期待TG-1000早日顺利获得审批,造福流感患者。
国内多款RNA聚合酶抑制剂申请上市
流感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传染病,全球每年流感季节均可导致300万至500万例重症病例,以及29万至65万例因呼吸道疾病导致的死亡。
抗流感病毒药物是应对流感的重要工具,现在已上市的主要包括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血凝素抑制剂(如阿比多尔)和RNA聚合酶抑制剂(如玛巴洛沙韦、法维拉韦)。
据数据统计,从2021年到2023年,中国市场上这三类药物的总销售额超过173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均超过120%。其中,奥司他韦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2023年销售额接近88亿元。
未来,RNA聚合酶抑制剂有望成为抗流感药物市场的新主力。例如,玛巴洛沙韦作为全球近20年来首款全新机制的抗流感药物,顺利获得抑制流感病毒的帽依赖型核酸内切酶来阻止病毒复制。该药最早于2018年在日本上市,2021年进入中国市场,并在2022和2023年的国内销售额分别达到0.6亿元和超过5亿元。
法维拉韦也是RNA聚合酶抑制剂,与玛巴洛沙韦不同,它是一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顺利获得与病毒RNA聚合酶相互作用来抑制病毒基因组复制和转录。该药被批准用于治疗成人流感,但需每日给药两次。
现在,国内也有多款RNA聚合酶抑制剂正在开发和申请上市。这些药物在作用机制和临床效果方面各具优势,有望为流感防治给予更多选择。
总体来看,尽管全球已批准多款抗流感药物,但由于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奥司他韦等畅销药物时常供不应求。而新型、高效的RNA聚合酶抑制剂如玛巴洛沙韦则为流感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现在,仅在中国市场就有多款此类药物正在申请上市。期待这些药物早日取得批准,成为抗击流感的重要力量。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给予信息研讨,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