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组织、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一、成本上涨引发胰岛素注射剂涨价
8月6日,深圳市全药网发布《关于公布地特胰岛素注射液价格调整的通知》。通知指出,地特胰岛素注射液(3ml:300单位(笔芯);3ml:300单位(特充))由于成本上涨,价格将有所调整。
具体来看,地特胰岛素注射液(3ml:300单位(笔芯))的调整后挂网价格为79.2元/盒(1支/盒);而地特胰岛素注射液(3ml:300单位(特充))的挂网价格则调整为82.2元/盒(1支/盒)。
地特胰岛素作为第三代长效胰岛素,曾在第六批国家胰岛素专项集采中中选,其中规格为3ml:300单位(笔芯)*1支的中选价格为73.07元。今年4月23日,在上海开标的全国药品集采(胰岛素专项接续)中,诺和诺德的地特胰岛素注射液报出了82.2元/支的价格,高于此次集采续标的基础胰岛素类似物的最高有效申报价79.2元/支。
二、市场需求变化及价格策略调整
全国药品集采(胰岛素专项接续)开标后,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助理兼价格招采室主任蒋昌松在媒体群访中表示,尽管诺和诺德的地特胰岛素属于第三代,但相对德谷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其销量表现并不理想,报量减少了约70%。
按照胰岛素专项采购的招标公告,地特胰岛素在2021年的报量为3467475支,但预计到2024年接续时,其报量将下滑至3132953支。
近年来,礼来、赛诺菲和诺和诺德在美国的市场降价策略对地特胰岛素的销量也产生了影响。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江滨曾表示,诺和诺德的选择可能与其降糖药司美格鲁肽的热销有关。在全球产能供不上的情况下,企业更倾向于生产收益更高的品种。此外,外企在国内集采报价时也需要考虑全球定价策略,力图维持全球价格的稳定。
三、涨价背后的市场博弈
虽然地特胰岛素注射液宣布涨价尚待市场反应观察,但胰岛素市场的变化与激烈的竞争让其价格上调后的市场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
据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零售药店终端糖尿病化药销售额超过100亿元,2024年一季度同比增长18.49%。GLP-1受体激动剂、胰岛素及其类似药和SGLT2抑制剂成为最畅销的药物,合计市场份额超过50%。其中,GLP-1受体激动剂首次超过胰岛素及其类似药,成为最畅销小类药物。
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注射剂在中国零售药店终端销售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已超过10亿元。诺和诺德在糖尿病和肥胖护理业务方面表现亮眼,其2024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这一业务营收约1250.49亿丹麦克朗,同比增长27%。其中,GLP-1类药物和肥胖症药物销售增长尤为显著,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56%和91%。
四、布局新产品,迎接市场挑战
诺和诺德不仅在GLP-1类药物市场占据重要份额,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例如新研发的依柯胰岛素已在国内获批,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仅需每周注射一次。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1.41亿人,巨大的市场需求吸引了更多药企的布局。
国家医保局公开表示,胰岛素续采仍顺利获得竞价方式选择中标企业,鼓励以价换量,同时注重稳供应、稳价格、控价差。这使部分企业有底气针对不同产品实施差异化市场策略,但在当前环境下,敢于提高价格的药企并不多。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给予信息研讨,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