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组织、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已经影响了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对公共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这类疾病从简单的肝脂肪变性到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等不同程度的肝脏疾病,尤其是MASH,其特征是肝脏坏死、炎症和纤维化,最终可能开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因此,如何减缓MASLD的病情进展,特别是逆转已确诊的MASH,成为当前临床治疗的重点。然而,由于MASLD和MASH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以及缺乏审批顺利获得的医疗干预措施,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依然是主要的管理手段。限时进食(TRF)作为一种饮食干预措施,已被证实能够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少肝脏脂质堆积。然而,长期的依从性和具体的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
近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庞艳莉研究团队在《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A microbial metabolite inhibits the HIF-2α-ceramide pathway to mediate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time-restricted feeding on MASH”的研究性论文。该研究发现限时进食(TRF)能够有效改善MASLD/MASH,并解开了TRF对肝脂肪变性的影响机制,为代谢紊乱治疗药物的开发给予了新的思路。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MASLD患者进行了为期4周的TRF干预,患者可以在早上7点至下午5点随意进食,而在下午5点至次日早上7点禁食。数据显示,接受TRF干预的MASLD患者肝脂肪变性指数(HSI)和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降低,体重指数(BMI)也有所下降。此外,粪便样本分析显示,TRF干预显著增加了扭链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torques)的丰度。利用高脂肪饮食(HFD)诱导的MASLD小鼠模型,研究人员进一步验证了TRF干预的效用,并揭示了扭链瘤胃球菌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细致的机制研究表明,扭链瘤胃球菌顺利获得产生2-羟基-4-甲基戊酸(HMP),抑制了肠道HIF-2α-神经酰胺途径,从而在MASLD/MASH的治疗中发挥作用。研究还识别出了扭链瘤胃球菌中合成HMP的关键酶rtMor酶。
研究团队进一步证实,不论是顺利获得定植扭链瘤胃球菌还是口服HMP补充剂,均能改善MASH小鼠模型中的肝脂肪变性、炎症和纤维化。由此确定,扭链瘤胃球菌及其代谢产物HMP是潜在的TRF模拟物,这可能解决部分患者对禁食方案依从性差的问题。
此外,团队还评估了流行的饮食干预措施——5:2间歇性禁食(5A2F),即每周随意进食5天并禁食2天。研究显示,经过4周的5A2F干预,受试者的肝损伤指标(如HSI、ALT、AST、ALP和GGT)和TG水平显著下降,且BMI降低。进一步分析表明,5A2F同样顺利获得增加扭链瘤胃球菌和HMP水平来改善MASLD。
总体而言,该研究深化了对肠道共生菌调控宿主代谢疾病机制的理解,确立了扭链瘤胃球菌及其代谢物HMP在TRF改善MASLD/MASH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提出了扭链瘤胃球菌及其代谢产物HMP可作为TRF模拟物用于MASLD/MASH治疗的可能性,为代谢紊乱治疗药物的开发给予了新的方向。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给予信息研讨,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