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组织、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期,一位重庆的母亲在小红书上分享了一篇名为《孩子咳嗽诊所治疗费用高昂,效果却令人怀疑》的文章,希望得到网友们的意见和帮助。她的孩子因轻微肺炎被建议住院治疗,但考虑到孩子年纪尚小,便选择了口服药物治疗。然而,孩子在天气转冷后再次感冒,导致咳嗽症状复发。
随后,她带孩子到诊所接受治疗,包括雾化吸入、药物贴敷和直肠给药等方法,陆续在三天的治疗每天花费约260元。其中,药物贴敷的费用为每天100元,而雾化吸入和直肠给药的费用则更高。诊所的医生表示治疗需要至少五天。
尽管已经陆续在治疗了三天,孩子的咳嗽症状并未得到明显改善,这使得母亲感到困惑和担忧。她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的疑虑:如果诊所的治疗方法既昂贵又无效,她是否应该带孩子去医院接受更专业的治疗。
从处方单上可以看出,孩子之前被诊断为支气管肺炎,而诊所医生在孩子因降温再次感冒后,依然判断为支气管肺炎,并开具了一系列药物,包括布地奈德、鱼金注射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沙丁胺醇溶液以及中药贴敷和直肠塞药等。
然而,这些药物的使用引起了一些医生的批评。一位江苏的内科医生指出,诊所的收费过高,尤其是中药穴位贴剂的价格不透明,而且疗效存疑。另一位长沙的全科医生则对处方中的利巴韦林表示担忧,因为这种药物对大多数病毒无效,且没有雾化剂型,不适合用于雾化治疗。
此外,一位广东的小儿内科医师也提出了专业的看法,认为诊所可能存在滥用雾化吸入治疗的情况,并且指出处方中的一些药物超出了正常使用范围,可能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在这场讨论中,中药制剂的使用成为了焦点。一些医生对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表示怀疑,强调儿童用药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避免不规范用药带来的风险。
最后,文章呼吁大家关注儿童用药安全,遵循专业指南,确保儿童健康成长。同时,也提醒家长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谨慎考虑,避免盲目追求快速效果而忽视了潜在的风险。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给予信息研讨,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组织。